賦格最溫暖熱鬧的聖誕節音樂故事來啦!!
今年冬天,【說書人+鋼琴家 ft. 長笛+大提琴演奏家】優雅又歡樂的夢幻組合,除了有弦樂家族音色沉穩、溫暖的大提琴,還有堪稱交響樂團中花腔女高音的長笛,在最經典的聖誕音樂故事中,演出柴可夫斯基《胡桃鉗組曲》眾多經典曲目。聽〈俄羅斯舞曲〉鋼琴與大提琴一起競奏,和大家挑戰誰能跳得最快;〈蘆笛之舞〉中長笛以精靈的姿態,襯著滿天泡泡輕快頑皮地起舞;在〈花之圓舞曲〉三重奏華麗的樂音中,全家一起翩翩迴旋,交織兒歌與聖誕歌曲的動人樂章,為這個奇幻的故事畫下溫馨的句點。
授課場次
演出曲目
柴可夫斯基可說是俄國最被熟知的作曲家,作品中有著濃厚的俄國色彩,創作種類豐富,有多首交響曲、歌劇,芭蕾舞劇《天鵝湖》、《睡美人》、《胡桃鉗》,還有管絃樂曲《1812序曲》、《羅密歐和茱麗葉》幻想序曲等。
《胡桃鉗》是柴可夫斯基取自霍夫曼短篇故事《胡桃鉗與老鼠王》所作芭蕾舞劇之音樂,故事中的主角克拉拉,在拯救了王子之後,被帶到糖果王國的宮殿中。為了答謝克拉拉的英勇行為,皇宮裡開始了熱鬧的慶祝活動,此時巧克力仙子、茶仙子、糖梅仙子等糖果角色便跳著代表著各自特色的舞蹈。像是有〈俄羅斯舞曲〉,原本為俄羅斯農民用來慶祝的舞蹈 ,柴可夫斯基在不斷重複的樂段,以弦樂、管樂等不同的樂器來輪奏,最後在熱鬧歡騰的氛圍下結束。另外,來自丹麥的牧羊女,也用她們的蘆笛吹奏著充滿異國色彩〈蘆笛之舞〉, 輕快可愛又奇趣。
在宴會的最後,花仙子邀請了王子以及克拉拉跳最後一支舞曲,就是〈花之圓舞曲〉。這首可以說是《胡桃鉗組曲》中最著名的樂曲,熱鬧且洋溢生命力,在一段華麗炫技的導奏之後,進入此曲的主題。樂曲中不同樂器間的交互對唱,宛如圓舞曲中兩人的緊密互動,《胡桃鉗組曲》也在這首優雅且宏偉的樂音下結束。
- 奧地利民謠:《當我們同在一起》
Austrian folklore: ‘O du lieber Augustin’ - 佚名:《頭兒肩膀膝腳趾》
- 美國兒歌(曲)歌詞改編:《十個小小兵》
American children’s rhyme: “Ten Little Indians” - 柴可夫斯基:〈俄羅斯舞曲〉選自《胡桃鉗組曲》, 作品 71a
P. Tchaikovsky: ‘Russian Dance’ from “The Nutcracker Suite”, Op. 71a - 英國搖籃曲:《小星星》
English lullaby: “Twinkle, Twinkle, Little Star” - 格魯貝爾(曲)莫爾(德文原詞)劉廷芳(中譯歌詞):《平安夜》
Gruber. F, Mohr, J., Liu. T.: “Silent Night” - 柴可夫斯基:〈蘆笛之舞〉選自《胡桃鉗組曲》,作品 71a
P. Tchaikovsky: ‘Dance of the Reed Flutes’ from “The Nutcracker Suite”, Op. 71a - 柴可夫斯基:〈花之圓舞曲〉選自《胡桃鉗組曲》,作品 71a
P. Tchaikovsky: ‘Waltz of the Flowers’ from “The Nutcracker Suite”, Op. 71a
高解析 PDF 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