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之後,白天開始大於黑夜,象徵光明大於黑暗,因此復活節落於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週日,代表緩慢的世界即將因著春天的來臨而重新充滿生氣。賦格改編從甦醒中獲得重生的經典童話《睡美人》,搭配柴可夫斯基名曲,經過漫漫冬季,在浪漫又燦爛的樂聲中迎向嶄新而充滿希望的春日。今年讓【說書人 ft. 小提琴、法國號與鋼琴三重奏】的節慶特別四人組合,帶著孩子們一齊慶祝最歡樂的復活節,和歐若拉公主一起華麗重生。
授課場次
演出曲目
柴可夫斯基是最被人熟知的俄國作曲家之一,他的音樂情感奔放,色彩鮮明,充滿故事性。從《天鵝湖》、《胡桃鉗》到《睡美人》,他為芭蕾音樂開闢了全新的天地。《睡美人》靈感來自法國作家佩羅的童話《林中睡美人》,全劇共有 61 段音樂,既有宮廷的華麗氣派,也有童話的夢幻色彩。每一段旋律,都像是為角色量身打造的魔法咒語,把觀眾帶進閃閃發光的童話國度。
- 奧地利民謠:《當我們同在一起》
Austrian folklore: ‘O du lieber Augustin’ - 佚名:《小天使》
- 布拉姆斯:《降E大調法國號三重奏,作品40》第二樂章:快板詼諧曲 節略版
J. Brahms: “The Horn Trio in E♭ major, Op. 40″ II. Scherzo (Allegro) abr.
法國號、小提琴與鋼琴,是一組至今仍少見的室內樂組合。布拉姆斯讓這三種性格截然不同的聲音交織出一幅動人的音樂風景:法國號如同山谷回響,小提琴輕盈如風,鋼琴則時而支撐、時而閃耀。旋律中既有冒險的氣息,又帶點懷舊與哀愁,就像奧若拉公主在宴會上,被突如其來的詛咒打斷幸福時刻——明亮與陰影交錯,甜美與神祕並存。 - 美國西部民謠(曲)邱望湘(詞):《賣花姑娘》
American western folk ballad: ‘Oh My Darling Clementine” - 中國民間小調:《茉莉花》又名《鮮花調》
- 柴可夫斯基: 〈玫瑰慢板/劇情舞〉選自《睡美人組曲,作品66a》 節略版
P. Tchaikovsky: ‘Rose Adagio. Pas d’action’ from “The Sleeping Beauty Suite, Op. 66a”abr.
這是古典芭蕾中最著名、也最考驗技巧的舞段之一。在奧若拉公主的生日舞會上,四位王子手捧玫瑰前來求婚,奧若拉公主一一與他們舞蹈回禮。她必須用單腳尖優雅地立起,停留將近半分鐘,讓每位王子依序牽起她的手旋轉。這一幕不只是技巧的展現,更像是時光靜止般的魔法瞬間,美得令人屏息。 - 柴可夫斯基: 〈圓舞曲〉選自《睡美人組曲,作品66a》節略版
P. Tchaikovsky: ‘Valse’ from “The Sleeping Beauty Suite, Op. 66a” abr.
出自芭蕾舞劇中的第一幕,音樂響起,村民們拿著花環跳起舞來,慶祝奧若拉公主滿 16 歲。柴可夫斯基用圓舞曲寫下這段場景,旋律簡潔明亮,節奏輕快,就像陽光灑落在王國的花園中。樂曲中的每一個音符,都與舞者的腳步緊密相連,讓歡樂的氣氛隨著音樂層層推進,宛如春日盛宴般繽紛閃耀。


高解析 PDF 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