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簧管的音質甜美純淨帶點鼻音,音域靈活寬廣富有令人讚嘆的表現力,是音色最好辨認的樂器之一。賦格改編文學大家馬克吐溫的經典故事《乞丐王子》,小王子和小乞丐在海頓的《驚愕交響曲》旋律中發現世界上有個人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,在調皮交換身分經歷一連串陰錯陽差的事件,體會世界不同的樣態,隨著莫札特靈動活潑的《雙簧管協奏曲》,探索自己缺乏的,也理解自己擁有的。
授課場次
演出曲目
- 貝多芬:〈歡樂頌〉(曲)重新填詞
出自《D 小調第 9 號交響曲》「合唱」第四樂章,作品 125
L. v. Beethoven: “An die Freude” (Ode to Joy)
from Symphony No. 9, in D minor, Op. 125 “Choral”, the 4th Movement - 海頓:《G 大調第 94 號交響曲》「驚愕」,第二樂章 節錄
J. Haydn: Symphony in G, No. 94 “Surprise” – II. Andante abr.
奧地利古典時期作曲家海頓一生創作了上百首交響曲,加上他在弦樂四重奏的創作,兩種 作品的品質與數量堪稱一絕,讓海頓有「交響曲之父」與「弦樂四重奏之父」的美名。
這首《驚愕交響曲》可以說是展現海頓頑皮童心的一面。海頓在為王宮演奏音樂時,發現 王宮裡的聽眾老是在打嗑睡。為了捉弄他們,他在樂曲相當安靜的段落,突然安排定音鼓 巨響,驚嚇所有聆聽者,而這樣的樂曲鋪陳也就是「驚愕」這個名字的由來。 - 德國民謠:《小蜜蜂》
Franz Widemann: “Hänschen Klein” - 中國民間小調:《茉莉花》 又名《鮮花調》
- 沈秉廉:《火車快飛》
- 巴赫:〈馬車夫詠嘆調〉 選自《降B大調奇想曲》 作品 992 「致敬愛兄長的離別」
J. S. Bach: ‘Aria di Postiglione’ from “Capriccio in B flat major, BWV992, Capriccio on the Departure of a Beloved Brother”
巴赫是巴洛克時期重要的作曲家,同時他也是著名的管風琴、大鍵琴、小提琴演奏家。巴 赫創作種類豐富,包含清唱劇、受難曲、神劇、各種樂器的獨奏曲、組曲、室內樂及協奏 曲等等,而在他的作品中,充分展現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髓與創作的樂思。
巴赫在19歲時,哥哥即將去瑞典擔任宮廷樂手而遠行,他寫下了這首樂曲來表達對哥哥遠 行的告別及祝福。 - 莫札特: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 K.314 第一樂章:開放的快板
W. A. Mozart: Oboe Concerto in C major, K. 314, I. Allegro aperto
莫札特的創作天分從小就展現出來,6 歲開始巡演,35 歲前創作了超過 600 首作品。然而,即使是音樂天才,有時候也會有不想做的事情。 有一次,莫札特接到一個工作,要為長笛寫一首協奏曲,但他對長笛這個樂器實在提不起興趣來,怎麼也不想動筆。
就在期限快到的時候,莫札特靈光一閃,想起自己曾寫過一首很棒的雙簧管協奏曲,如果稍微修改一下,或許不會被發現?但最終這個小把戲還是被識破了,原本能拿到手的 200 枚金幣酬勞,只剩下了 97 枚。
這首精彩的雙簧管協奏曲充滿了莫札特的才華和想象力,活潑又優雅,雙簧管的旋律有如振翅高飛忽上忽下,俏皮靈動地遊戲人間。
高解析 PDF 下載